
2011年12月14日茶叶资讯: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,茶树最早出现于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、西双版纳地区。但是有部分学者认为茶树的原产地在印度,理由是印度有野生茶树,而中国没有。但他们不知中国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《尔雅》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,而且还有“茶树王”。
日前,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所召集院内专家召开了“《茶马古道(雅安段)保护规划》前期筹备工作专家咨询会”,高大伦院长、陈显丹副院长等院内领导和专家及项目组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,专家咨询会对该项目进行研究性咨询,并正式启动了茶马古道(雅安段)的保护规划工作。
茶马古道是我国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,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,被纳入国家文物局的大遗址保护规划,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项目。2011年8月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在雅安召开后,国家文物局对茶马古道四川段给予了极大重视,要求加大力度对此文化线路进行研究和保护。
2011年11月,受雅安市文物管理所委托,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担了“茶马古道(雅安段)”保护规划编制工作,这是该院首次承担线性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工作。讨论会上,茶马古道(雅安段)保护规划编制项目组向该院领导和专家介绍了项目筹备情况,并向专家提出工作的难点和疑问。专家和领导就“茶马古道”文化内涵界定、时代界线、前期田野考古勘探及规划文本编制等方面提供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。在启动田野调查工作前,除掌握线路目前的三普资料、文献、方志材料外,还应多方面学习,向承担编制丝绸之路、大运河等保护规划编制单位和专家具体请教,扎实准备工作,做到事半功倍。同时,院领导表示院里对此项目非常重视并将给予大力支持,该项目时间紧、任务重,要求古建项目组成员全心投入“茶马古道”规划项目,打好此次攻坚战。
会后,项目组对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历史文献的搜集整理、相关研究成果搜集、“茶马古道”沿线文物点的搜集和整理进行分工。上述工作完成后,项目组将赴线路进行复查和勘察,完成勘察设计阶段的野外调查。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