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雅茗渊-批发中心 双龙茶厂-批发中心 沧润-批发中心 大茗府-批发中心 南木茶堂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茶叶资讯 » 茶学&茶文化 » 正文

中国茶文化:饮茶习惯的历史演变

  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日期:2012-02-25   来源:城市晚报   作者:任玲   浏览189次
『摘要』 中国人种茶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,茶起源于我国西南地区,兴于唐,盛于宋。

中国人种茶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,茶起源于我国西南地区,兴于唐,盛于宋。

茶最初的饮法是采下嫩叶生吃、生煮羹饮,后来,为了减轻茶叶的清苦气味、便于储藏,又采取了晒干收藏的办法。

最初加工的茶都是散茶,饼茶大致起源于秦汉,到了唐代又发明了蒸青制茶。

唐代所用的是烹茶法,而不是现代流行的泡茶法。饮用时,要先将饼茶上火烤炙,然后用茶碾碾碎,放到开水中煮。过程非常繁琐且难以掌握,所以仅流行于当时的贵族阶层,民间仍是喝散茶。

北宋年间,做成团片儿状的龙凤团茶盛行。此时盛行的是点茶法,比唐代更进一步。宋代还开创了斗茶,即比茶、赛茶,评比茶的优劣。斗茶决定胜负的标准有两条,一是汤色,二是汤花。汤色即茶水的颜色,以纯白为上。汤花是指汤面泛起的泡沫,有两条标准,色泽以鲜白为上,汤花泛起后,水痕出现晚者为胜。

明代,蒸青散茶大为流行,制法为高温杀青、揉捻、复炒、烘焙至干,此时与现代工艺已非常接近。

清朝,普洱入贡,影响了宫廷饮茶习惯。北方流行饮绿茶,加料调味者很多,中原则纯喝绿茶,福建、广东两省,研发晒菁后制茶,焙火后饮茶,壶泡的方式从大变小,从淡变浓,潮汕地区还出现了功夫茶。

 
 
[ 茶叶资讯搜索 ]  [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关闭窗口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