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王 热搜: 茶具  紫砂  普洱茶  云南  普洱  价格  茶叶  广州  云南普洱茶  云南普洱 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茶具 » 茶具保养 » 正文

“养壶”和修身文化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4-07-01  来源:深度茶叶资讯平台  作者:佚名  浏览次数:49
核心提示:  养壶”的这个“养”字,很具生活化,很有生命感。“藏壶”罢了,“用壶”也无妨,怎么还有“养壶”?壶不是花不是鱼不是鸟,怎么“养”? 其实,“养壶”是一种典型的文人化的生活。

 

 “养壶”的这个“养”字,很具生活化,很有生命感。“藏壶”罢了,“用壶”也无妨,怎么还有“养壶”?壶不是花不是鱼不是鸟,怎么“养”? 其实,“养壶”是一种典型的文人化的生活。休闲方式多种多样,各具奇妙,各得其乐,不一而足。养壶自有胜于养花养鱼养鸟之处,因为养花养鱼养鸟固然乐趣无穷,但毕竟每天要拿出专门的时间来侍弄,非有闲而不能及。况且生物难逃盛衰荣枯的自然法则,养主总有溅泪惊心之时。养壶便不同了,每日必饮茶,饮前饮后只需顺便浇烫揩拭几下,稍微照顾一番;倘若忙,连举手之劳的这点儿事都可以往后错。但有一条,养壶虽然没有麻烦,却怕摔碰,一不小心失了手,必然前功尽弃。

 
  壶确是有生命的。已故上海名画家唐云藏有8把“曼生壶”,成为“八壶精舍”主人,有一把他用了38年的“曼生壶”因他自己不慎而被打破,他感到极为愧疚和不安,说:“我这是造了孽,流传于世几百年的茶壶,竟然葬送在我的手里。”天津书画篆刻家华非素以玩壶闻名,其中两把他用了20年的紫砂壶,壶盖被孙子摔坏了,他对这两把壶很有感情,多次对我透出惋惜之意,前不久终于出资请人将壶盖配上,看上去似老僧古庙,原装原套,了却了一桩心事。唐云之壶因碎而死,华非之壶因伤而病,你能说壶没有生命吗?
 
  壶的生命在于人缘。这个缘恰恰是在长期用壶、养壶中生成的。值钱的东西不等于是喜欢的东西,值钱的东西变成真心喜欢的东西,需要一个用的过程。壶是什么?壶是用来喝水的,至少是首先用来喝水的。一把值钱的壶,你舍不得用,视同商鼎周彝、汉璧唐镜,供在博古架上,那么它永远只是一把值钱的壶。它永远不会被磕碰,永远不破碎,无伤无残,无病无死,实际上等于永远没有生命。壶的生命在茶盘里,在茶海里,在与茶碗的交流里,在饮茶人手和口的抚爱里。唐云爱壶,爱如生命,但他把爱浇注在使用中。他说:“我不想用古董来装饰,我要用,能使用的东西我就使用。”他收藏的8把“曼生壶”,就像普通的茶壶那样,轮流地使用。客人见他竟用如此珍贵的壶煮茗相待,感到手足无措。唐云莞尔笑曰:“此系身外之物,当常用之;只有常用,才能变成身内之物,方能达到物我两忘。世人多不知此。”懂得珍惜这个缘,培养这个缘,保护这个缘,才懂得了藏壶的真谛。
 
 
[ 茶具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茶具
点击排行
 
网站首页 | 使用协议 | 网站地图 | 排名推广 | 广告服务 | 积分换礼 | 网站留言 | RSS订阅
Powered by DESTOON